K8凯发·国际

营山:盘活集体经济 赋能乡村振|凯发k8网上开户兴

日期:2025-05-31

  梨木村位于营山县东南部,由原八角村和梨木村合并而来。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,502户、1785人,有土地1850亩★■,2024年末村集体资产总额400万元。

  近年来,锁口村坚持“科学规划、广泛动员、干群参与、社会支持、种养结合■★◆★、三产融合、全域发展★★◆■★■”的产业振兴发展思路◆■★,以粮★■、菜、油套种笋、果★■■◆★、药为重点,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,大力发展生猪◆■◆★、牛羊、家禽等传统养殖业,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新亮点★■★■◆■。2024年,全村各项产业实现产值800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。该村先后获评◆◆■★“营山县乡村振兴示范村■★◆★”◆■■◆“四川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★◆◆”■★★■★“营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”■★。

  锁口村党支部书记吴明祥说,2021年10月,该村成立四川省忘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村集体投入80万元资金入股◆■★◆,建设300亩粮笋产业园,共栽植12000余株竹笋苗,并套种农作物◆■,村集体每年可获得4万元固定分红■★。

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■■★、摘编★★★■■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★★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■◆◆★◆。

  近日,在营山县骆市镇圣水村,一艘艘搭载游客的竹筏依次驶离码头■◆■■◆◆,沿着河道前行◆◆★■。河中碧波荡漾■■,两岸郁郁葱葱■◆,游客陶醉在◆◆★◆◆“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★◆■◆”的美景之中,纷纷拍照留念。

  近年来,营山县积极探索,推动村集体经济“由无到有■★★◆◆、由点到面、由弱变强”■◆★■◆,全县34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从2021年的481.37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620.85万元,增长近3.37倍★◆◆,实现了村集体增收★★★、合作社发展、老百姓致富“三方共赢”的喜人局面。

  “当时★★◆★,我们村申报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时,大家不约而同地给发展绿竹笋按下了◆■★★‘同意键★★■◆’■★◆。★■◆◆◆■”吴明祥介绍,该村干部群众紧紧扭住产业发展“牛鼻子”,狠下功夫■★■◆★,农业产业呈现出齐头并进★★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
  ■★“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,用好项目发展资金,因地制宜发展立村产业,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而且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■■◆。”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忠说。

  圣水村位于骆市镇东北部,距离场镇12公里★◆★★★◆,距离县城20公里,由原来的桂山村和圣水村合并而成。流经该村的圣水河系营山河的一段■★◆,长约8公里,常年水流潺潺■◆★◆,两岸风光旖旎。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该村在外出学习考察凯发k8网上开户■★★★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的基础上■■◆◆★,利用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,采取◆★★■■“党组织+联合社+农户”的模式★■★■◆◆,启动了水上竹筏项目。

  灵鹫镇青山子村2022年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光伏发电站,每年向国网供电8.5万千瓦时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。“村集体腰包鼓了,才能惠及更多百姓,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、支持和信赖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龚继涛说,2024年集体经济实物分红◆★■■,村里的每一位村民免费领到了40多斤小麦和油菜籽。2025年3月,该村利用集体经济的收益修建完善了全村农业生产用水管网◆■,覆盖了村内80%的土地,该村的百姓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  ◆◆■★★★“后期将突破村、镇、县界限,拓展粮油作物机耕、机插◆◆■■■★、统防统治、机收灭茬等农机服务。”蒋洪斌说。

  据了解◆★■★,垃圾清运按车收费★■■★★■,一整车500元,一年下来可为村上节约开支1万余元。不仅如此◆◆,浮山村还与周边的合水村、川洞村、透龙村、锁口村达成了垃圾收运合作协议,服务范围近25平方公里,服务农户近3000家、1万余人■■★■■★,年收入超7万元,既让村集体有了收益■◆,又有效解决了环境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  ◆◆◆★◆★“这一片是我们村集体种植的小麦◆■◆■◆◆,收割机也是村上购买的。■◆◆★★”营山县梨木村党支部书记蒋洪斌指着一片正在收割的麦地说,村级建制调整以前,梨木村村集体经济为零■◆。2020年,该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,2021年申请了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,获得项目资金100万元,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◆■◆。

  锁口村位于绿水镇东北部,地处蓬安、仪陇、营山三县交界处,距离营山县城25公里,辖9个村民小组,全村共有612户、2158人★★■。

  “有了启动资金,怎么干却成了难题◆★★■◆。”蒋洪斌说,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反复研究,该村党支部统一认识★★◆★◆■、转变思路,以“强组织凯发k8网上开户■★、增收入◆◆★、夯基础、促发展”为理念,以■■“五化★■■★■”联动为抓手◆★■◆■◆,探索发展新型服务型经济★◆。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,购买大型收割机1台、小型旋耕机3台、插秧机1台,在为村集体服务的同时,拓展社会化服务★◆◆,当年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◆★◆■■。

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★■。

  “以前村里垃圾随意堆放★■◆◆■★,既影响村容村貌,又影响村民生活■■◆◆■★。”绿水镇浮山村党支部书记说◆★★◆◆■,2022年初,该村利用村集体经济的收益,购买了垃圾清运车,成立了垃圾清运队◆★★,既解决了本村生活垃圾收运难题,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◆★。

  不远处,几台旋耕机在水田里来来◆★◆■★,村民肖建平笑开了花★◆★◆◆■,“过去耕田犁地十分困难,现在好了,村上有专合社提供代耕服务,既方便价格还实惠,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◆■★■◆。”

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★★■★★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◆■◆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◆■★◆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■■★★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。违反上述声明者★★◆■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凯发k8网上开户。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◆★◆◆■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■■■◆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◆◆■◆◆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■■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■■★■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
  正是有了农机★■■★■,梨木村的社会化服务红红火火■★◆。截至目前,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服务农户482户,整治撂荒地1000余亩◆★◆★,为本村及周边村组近10000亩土地提供了耕种防收★◆■“一条龙”农机服务。

  自2023年以来,该村修建观光码头★◆、沙滩、浅水游玩区、农家乐◆◆■★★、小卖部等配套设施◆■◆★■,铺设观光便道4公里,种植晚熟柑橘50亩■★、油菜300余亩,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■◆。圣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、乡村振兴示范村★★◆★★■,实现毛收入68万余元,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■■■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

  ■◆◆★“因地制宜的大胆探索■★◆◆,既夯实了村集体的‘家底’■■★◆■★,也变成了老百姓★◆★■◆‘摸得着’的红利。◆■★★◆■”营山县委副书记说,该县将继续以强村富民为根本◆◆◆■■,让产业红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★◆◆■“发动机★◆■★■■”■★。(完)

  圣水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,促进集体经济长效增收只是营山县培育特色产业,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,营山县灵鹫镇青山子村集体经济同样发展得风生水起。

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,也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着力点★■■。日前,在营山县绿水镇锁口村,水泥路蜿蜒向前◆■★★,一栋栋川北民居掩映在绿树间,一个个农业产业基地充满生机。在粮笋产业园,竹子悠然生长,翠绿欲滴★★★,行间套作的农作物长势良好★◆■◆。

  ★■■■◆“梨木村、浮山村的社会化服务■★★◆★,开启了集体经济组织的致富之门,既实现了集体增收,又便利了群众生产生活■■◆◆★,还带动了村民致富。◆★★”营山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友福说。

 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9日电 (邹刚)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根本保证,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■◆★★■。

  眼下正是麦收时节。近日★■■◆■,营山县星火镇梨木村一望无际的麦地里◆◆◆★,微风吹起层层麦浪,收割机来回穿梭,麦粒尽收“囊中”。